为什么美国没有李佳琦,中国容不下买手制?
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
文 | 贸行四海,作者 | 天巫Ted
俗话说得好,大事都是在下半年完成的。
随着双11和黑五,全球两大电商购物节的临近,已经沉闷了数月的全球电商开始热闹起来。
先看看国内电商。10月7日,在几乎没有提前预热的情况下,所有女生的快乐,又回来了。被誉为“电子榨菜”的下饭综艺《所有女生的OFFER》第二季在李佳琦的B站账号上线,集均播放量破百万,为“所有女生”种草了诸多宝藏国产品牌。
两周后,感到不能让女生们独乐乐的罗永浩,毅然决定和淘宝直播交个朋友,用力拍着桌子,喊出那句“双11男人们的需求也该有人管管了”,在24日开始了自己的天猫首秀。
同时,一直传闻将入淘的新东方,也在最近靴子落地。据悉,俞敏洪将在10月31日晚,现身“新东方迅程教育专营店”淘宝直播间。今年双11最大的看点,无疑是直播间的王者之战了。
再看看跨境电商。9月1日,拼多多“X项目”终于揭开神秘面纱,其跨境电商平台Temu开始在美国攻城略地。没有砍一刀,没有海外“李佳琦”,Temu的打法简单直接,就是“卷”到底。在满屏低于1美元的商品的助力下,10月18日,上线仅仅一个半月的Temu,在美国苹果应用商店购物板块的排名,就力压亚马逊,坐上王座。
就在同一天,跨境电商一姐SHEIN宣布推出了SHEIN Exchange,这是一个综合的在线个人对个人的转售购物平台,用于买卖SHEIN的二手商品。就在一个月前,SHEIN刚披露,上半年的销售收入超过160亿美元,同比增速超50%。
有意思的是,这两家正在向亚马逊发起冲击的平台,连同早期的亚马逊,都是实行买手制。与之形成对比则是,没有采用买手制,实行free market的几大电商平台却在欧美先后折戟。
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。为什么中国直播电商如火如荼,而与抖音电商系出同源的TikTok电商,英国站的日均销售额都抵不过泰国站?
为什么欧美市场发达的买手制,只在早期跨境进口电商上留下印记,并随着跨境进口电商几大平台的势微而几乎消声觅迹?
通过对比不同海外市场,「贸行四海」发现,美国没有李佳琦,中国容不下买手制的背后,究其原因,还是供需两个基本面。其决定了什么样的贸易模式才更有效率。适合的才是最好的,且听「贸行四海」娓娓道来,如何念对不同海外市场“芝麻开门”的口令。
为什么国人这么喜欢李佳琦?
咱们可以回溯下李佳琦成为超级主播的过程。
2016年底,李佳琦被一个叫BA网红化的项目选中,成为了中国直播电商第一批吃螃蟹的主播。
BA是Beauty Adviser的缩写,意思是美容顾问。BA网红化,便是让线下的BA走到线上,让美容顾问成为化妆品牌线上的新流量入口,帮助品牌做分享和种草。彼时,还在南昌欧莱雅的美宝莲专柜做导购,表现优异的李佳琦就是这样被挑中。
推动BA网红化的策略是,2016年10月马云提出的“新零售”理念,即线上电商与实体零售优势相结合,让线上线下流量相互激荡。
其实再往深处探问,当时一大时代背景便是,在中国制造的无限供应下,中国商品种类激增,更迭迅速,造成消费者面对海量商品,出现信息过载,无可适从,导致了“柠檬市场”效应,急需破局。
“柠檬”在美国俚语中表示“次品”或“不中用的东西”。所谓“柠檬市场”,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,买的不如卖的精,消费者由于难以分清商品好坏,因此也只愿意付出平均价格。由于商品有好有坏,对于平均价格来说,提供好商品的自然就要吃亏,提供坏商品的便得益,出现劣币逐良币的情况。
同时,在彼时线上电商展示手段主要以静态图文为主,商品筛选维度仅为价格、销售量和无法具体解释的综合三项,价格几乎成为消费者最有效的消费决策依据。面对眼里只有低价的消费者,商家要出单,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打价格战。这也造成了国内电商越来越卷。卖家利润微薄之下,整个供应链上下游的利润也很难提升,导致行业不愿投入研发,提升供应链,打造品牌,自然产品品质和消费者体验无法得到保证和提升,这又进一步加大了消费者的顾虑,形成了恶性循环。
整个市场急需一场媒介革命,来打破“柠檬”。恰逢2016年,网络直播元年到来,蘑菇街和淘宝直播先后借势推出直播电商。借助直播这一媒介,消费者可以通过主播的展示,非常直观了解产品的情况,并可以通过与主播的互动,即时咨询,心中的疑问可以现场获得解答,迅速拉平信息差,极大缩短消费决策周期。
这从李佳琦脱颖而出的过程就可以看出端倪。原本女生到线下买口红,往往担心试妆的口红被很多人用过,也不好意思试太多色号不买,被销售人员死亡凝视。但在李佳琦直播间,就没这顾虑了。
为了让女生们更直观看到口红上妆效果,李佳琦会亲自示范,涂了卸,卸了涂。最疯狂的一次,李佳琦一场直播试了380支口红,结果下播后,嘴唇疼得都喝不了水。
直播电商推动中国商业文明进程
除了帮消费者以身体验外,李佳琦还做了三件特别对供需双方胃口的事情。
首先是李佳琦和其所属的直播机构美腕,从一开始便建立了严格的品控体系,在层层把控之下,最终只有5%左右的候选商品可以登陆李佳琦直播。同时,李佳琦直播间还建立了1号客服制度,消费者收到商品后,有任何不满,都可以通过1号客服直接沟通,李佳琦直播间会全程介入,维护消费者权益。
对于消费者来说,李佳琦直播间无疑扮演了一个筛选器的角色,捏爆了渣男“柠檬”。消费者不需要成为专家,便可以放心大胆地,在李佳琦直播间下单。对于品牌来说,当李佳琦IP成型,美腕引领直播电商推出企业标准后,进入李佳琦直播间等于被贴上了严选的标签,这非常有利于新品和新品牌建立消费者心智,打开局面。
其次,当拥有了庞大消费者作为后援团后,李佳琦就拥有了足够链接和协调供需双方的资本,为消费者谋食惠,为商家稳销量。最近热播的《所有女生的OFFER 2》,展示的正是李佳琦与各大品牌battle,为消费者争取更好大促权益的综艺。通过该综艺,大家可以清楚了解到,李佳琦之所battle无往不利,正是因为其可以满足品牌最根本的野望——销售保证。
要知道,所有企业都很头疼销售波动的问题,要么备货过多,难以出手,要么备货太少,痛失商机。别看节目里一个个企业负责人面对李佳琦,唉声又叹气,甚至泪洒直播间,但最后还是纷纷上头,主动让利。实际上,商家们是痛并快乐着,让新品、新品牌被看见,让商品被卖爆的核心诉求被李佳琦满足才是关键。
第三,李佳琦还是众多品牌的编外产品经理,能通过自身经验和消费者反馈,及时向合作品牌输出产品建议,与品牌进行共创。借助李佳琦,消费者也拥有了反馈自己需求的通道,可以得到更加适合自己的产品。而品牌新品推出更有的放矢,避免了弯路。
正是在李佳琦这样的头部主播牵引下,整个直播电商快速崛起,让消费者面对茫茫然海量商品的时候,多了消费顾问,让很多品牌和商品有了更多被消费者看见的机会,大大提高了中国内贸的交易效率,直接带动了2018-2021年三年的新消费大潮。
那么既然李佳琦和直播电商这么好,为什么在欧美却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呢?
为什么美国没有李佳琦?
简单,因为美国的供需基本面和中国截然不同。
先说说供给面。与我国作为全球唯一拥有所有工业门类,商品供应能力几乎无限不同,美国市场上商品的丰富度和信息量,是相对有限的。
先来看看一组天猫官方历年来发布的新品增长数据:
2019年天猫发布的新品数量突破1个亿,当年双11超过100万款新品发布。
2020年,天猫全年发新量更是超过了2个亿,双11期间新品在线数量达到了3000万款。
2021年,天猫新品发布量再次超过2亿,天猫新品成交金额占天猫大盘35%。
尽管2022年被称为史上最冷618,但根据天猫官方公布的数据,今年依然有超过300万新品参加了天猫618活动,达到去年同期的两倍以上。
如果正在看本文的您,有过亚马逊平台的运营经历,大概能对比出来这其中的差别。很多亚马逊老卖家告诉「贸行四海」,与国内商品供给日新月异不同,亚马逊是个很吃沉淀的平台,卖家一旦站住一个类目,就可以获得先发优势,很多类目上面的经典款推出多年,还是很热销,这在国内电商市场上几乎难以想象。
“直播间的大促是非常恐怖的,每个消费者在手机上一个按键,蹲在路由器上的争分夺秒,其实背后是整个产业链一群人所有人的争分夺秒,我看到过只有中国速度,和中国的仓储物流,中国的供应链才能做到这件的事情。”逐本CEO刘倩菲感慨。
即便亚马逊在美国再砸下巨资,将自己生生变为美国第一大快递公司,让挂着prime标志的快递车在全美穿梭不停,美国市场在供给的基本面上也无法与中国市场相提并论。何况,跨越山海,将中国制造运抵海外成本不菲,也大大限制了包括美国在内的海外市场商品供给的丰富度。
再看看需求面。与中国市场在无限供应压力下,“货找人”需求强烈,催生出的“直播电商+社交媒体”的“种草+拔草”商业文化不同,美国社会文化非常看重自由选择权,体现在消费上,就是消费者希望把控消费主动性,“人找货”才是正道。
比对亚马逊和天猫、京东的商城页面就可以看出明显的区别,为了适应欧美消费者以浏览搜索为主,不喜欢商品信息过多的消费习惯,亚马逊上Listing相对有限,商品呈现也相对简单,却非常突出商品评论的板块。
(图源:官网截图)
“为什么亚马逊去年要大规模封店,就是因为部分卖家操纵评论的行为,触碰到了欧美社会的诚信高压线,让习惯看评论下单的消费者觉得自己被欺骗和诱导了,伤害了其自由选择权。”
极缤CEO易青向「贸行四海」介绍,欧美社会非常排斥个人受到集体影响,对边界看得比较重。“为什么直播电商在欧美难以兴起?因为很多用户在使用TikTok等心目中的娱乐APP时,一旦发现视频不是娱乐化内容,而是购物信息,便会立马退出,认为侵犯了他的边界。”
他进一步分析,为什么亚马逊的直播看起来非常像产品解说?正是因为亚马逊和其电商主播们,不敢过度在直播间渲染气氛,将电商和娱乐混在一块。“怕被告。”
有限和无限的游戏
分析了美国市场没有李佳琦,再回过头来看,欧美为什么盛行买手制答案就呼之欲出了。
这个世界上,除了我国,基本商品都是有限供应。正如笔者的一位韩国朋友所说,在小米2018年进入韩国之前,韩国3C类产品基本都是三星、LG、苹果等企业为主导,这些企业基本每半年推出一次新品。而小米进入韩国后,三年多时间,就推出了150多种生态产品,价格还比友商实惠很多,一下子就俘获了韩国消费者的心,成为了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第一品牌。
同时,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相比,中国商业文明正处于从渠道驱动,向消费者驱动的升级阶段。一方面,大量消费者正通过“直播电商+社交媒体”学习消费,变得更懂产品,更懂自己,消费理性主义兴起,“柠檬市场”正被逐步打破;另一方面,由于我国制造业的发达,线上消费和物流的便捷,消费者对各类应用的边界感不强,形成了全球唯一的、极其庞大的供需市场。客观上也需要李佳琦们的协助,更拉平信息差,缩短消费决策周期,提高供需两端的效率。
与我国相比,“欧洲是个割裂的市场,美国是个高度成熟,分化为各个不同人群的市场,本质上都是一个个小众细分成熟市场。所以欧美的商业文化倾向于面对细分人群进行深耕,其品牌都是面对特定人群的生活方式品牌,品牌讲究的是价值观共鸣,经营方式上看重复购。”长期在法德交界处的极缤CEO易青举了个栗子,德法之间没有边境,但是只要一看人们的服饰就知道身处哪个国家了,衣着靓丽多彩的肯定是法国人,穿着朴素的肯定是德国人,国和国之间人们的消费习惯差异就是如此明显。
正是因为如此,买手制就很适合欧美的商业社会,很多买手都是长期专职服务特定消费人群,非常了解对应人群的喜好,能够在全球去不断寻找适合所服务品牌和渠道消费者定位的商品,提前进行筛选。
消费者也有很强的品牌忠诚度,购物决策上倾向于选择认准的品牌,而在我国,由于商品供给实在丰富,且整个社会消费趋势还在快速演进,客观上需要进行大规模高效率的贸易基础设施进行支撑,买手制显然短期内难以胜任。
写到此处,笔者不禁想起了《有限与无限的游戏》,这本倍受中国互联网界大佬推崇的书籍。套用这个角度来看待今日之全球电商和品牌出海,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。从供给有限和无限,市场需求的统一性高还是低出发,可以将全球电商市场划分为四个象限。
为什么TikTok直播在东南亚发展得如火如荼?因为毗邻中国的关系,可以享受到中国商品供应的红利。同时自身电商发展还处于红利期,消费正在不断升级,东南亚人民甚至比国人更加热衷通过直播电商互动购物,自然时来天地皆同力。
反之,在英国,中国商品供给成本陡然提高,而英国本地货盘主要是欧美品牌主导,当地品牌商不愿意轻易在直播间破价(因为其针对的人群非常稳定,破价也带不来消费群体扩大,反而影响核心消费者利益,导致复购降低)同时,上述分析的欧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,边界感强烈,使得直播电商在英国市场难以伸展。
不同的市场供需特点,决定了企业进入该市场要采取的策略与节奏也应该有所不同,以渠道驱动型市场为例,就要尽量进入主流销售渠道,快速抢占当地用户心智,经典如传音之于非洲市场。
面对欧美这样成熟的市场,出海品牌就更要锚定细分人群,深度链接,成为某个细分人群的生活方式品牌,而不能奢望全民通吃。
当然,不同的海外市场的供需基本面,也在不断发生变化,需要经常性地贴近观察。
电商只是一种数字化的贸易手段,本质是要提高供需两端匹配的效率。无论直播电商,还是买手制,水无定势,兵无常形,中国企业出海当然要学会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,而不要拘泥于某种范式。